#沈阳楼市# 十年聚势谋远 十年深耕细作 你有没有发现 沈阳变得越来越美了? 背街小巷整洁靓丽 老旧小区提质改造 口袋公园生机勃勃 …… 沈阳这十年 努力开展城市更新工作 用绣花精神绣出城市环境高颜值 让沈阳 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 振兴新突破奋进新征程 “沈阳这十年”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实施城市更新专场 今日召开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赵辉 作新闻发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沈阳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规划统筹,组织编制了《沈阳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更新规划》),并多维度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一、坚持高效率组织,完成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年12月,辽宁成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省份,年11月,沈阳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年我市启动《更新规划》编制工作,以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由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沈阳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体开展规划设计。 为保障《更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落地性,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加强沟通协调,广泛征询意见,充分了解各方意愿和诉求,共谋发展之策。规划编制过程中,紧密跟踪各地区城市更新进程,组织线上线下部门互动50余次,与20余家企业进行了座谈,深入一线与群众交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目前,规划成果已经通过市规委会审议。 本次规划体现了自上而下战略传导和自下而上实施策划的充分结合,制定了“一个目标、五大系统、分区统筹、分类指引、五项保障”的规划方案,重点回答了“哪里更新”“更新什么”“怎样实施”三大问题,形成了符合沈阳需求的城市更新规划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机制。规划目标近远期结合,并落实行动计划,以积极回应省部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的相关要求。 二、坚持高标准规划,探索城市更新沈阳模式 当前,沈阳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蝶变,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条件下的内涵式城镇化道路。在国家、省相关政策指导下,更新规划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建立了我市城市更新空间体系,推动全局统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开展城市更新工作。 一是以问题导向切入研究。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以治理“大城市病”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结合历年城市体检数据情况,掌握更新片区总体趋势、空间资源、特色禀赋,把脉更新片区的优势和问题症结,提出更新策略和措施。 二是以目标导向引领发展。锚定“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聚焦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发展定位,从“社会民生、产业经济、人文魅力、绿色生态、韧性智慧”五大系统入手,提出了“践行‘两邻’理念、更新低效空间、传承文化根脉、留白留璞增绿、完善基础设施”五大策略,明确了近远期规划目标。到年,建成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为特色,以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总部型经济)为驱动,以大都市圈核心功能为支撑,文商旅创深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更新典范。 三是以空间体系支撑建设。充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城市核心发展板块设计、科创空间规划等有关规划,通过城市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以片区更新为主体、线性更新为纽带、点状更新为补充的空间模式,划定重点更新、一般更新与储备更新三类更新片区。积极回应沈城人民关切,明确了“小微更新、综合改造、拆旧建新”三类更新实施方式,体现了“空间形态、经济业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四态合一的建设理念。 四是以更新行动落实项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包括产业经济振兴行动、社会民生保障行动、人文魅力彰显行动、绿色生态优化行动、韧性智慧支撑行动,明确了老旧管网、老旧小区、街路更新、老旧厂区、老旧商圈、停缓建项目、闲置楼宇、历史文化名城、工业文化遗存、红色文化、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等N项任务。叠合各地区、各部门策划的更新片区及项目需求,深入谋划项目,做实“十四五”行动计划,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指导更新工作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 三、坚持高质量实施,推动城市更新规划落地 建立与存量空间提质改造相适应的保障体系,确保规划可落地、可实施。一是组织保障,按照“条抓块保”原则,落实市级统筹、区为主体,市区两级专班推进,建立健全常态化督导调度、联席会议等机制。二是政策保障,围绕规划土地、产业发展、资金财税、人才吸引四个方面,不断完善“1+4+N”政策体系。系统梳理了现行城市更新有关政策,拟制了容积率审批、规划调整程序、协议供地方式、带方案出让等业务环节的规划用地配套政策,均已纳入我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三是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统筹用好城市更新基金、政策性金融和社会资本。四是编管保障,建立健全分层编制、分级监管、分类指引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五是技术保障,衔接CIM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投资、审批、建设、运营全过程纳入平台系统。 同时,以机制创新为突破,结合“两邻”社区建设,深化“人民设计师”制度,开展“蒲公英行动”,充分发挥社区设计师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解读规划、宣传政策,广泛参与到街路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等城市更新项目中。 目前,按照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部署,自然资源局正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规划传导实施,指导各地区有序开展分区、片区、项目各层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支撑,做好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服务,全力推动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实施。 沈阳市房产局局长崔雪东 作新闻发布 根据工作安排,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 一、十八大以来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成效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持续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房产局作为牵头部门,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市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地区政府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年、年我市连续两年受到省督查激励工作表彰,获得奖励补贴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共投资49.3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个,惠及居民78万户。其中,—年,投资14.69亿元,改造个小区,主要实施绿化提升、道路维修、更换和维修庭院排水等6大项21小项改造,惠及居民46.5万户。年,投资5.6亿元,改造83个小区,主要实施市政配套设施、旧住宅区环境及配套设施、建筑物本体、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改造,惠及居民6.6万户。—年,投资18亿元,改造小区个,主要实施房屋本体、配套设施、小区环境、服务设施四项重点改造,惠及居民16.7万户。年,投资11.07亿元,改造个小区,对水、电、气、热等地下管网、房屋本体及园区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惠及居民8.2万户。 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整体环境不断提升,绝大多数改造后小区,达到了“路要平整、水要畅通、灯要明亮、绿要美观、线要规整、车要有序、房要保暖、设施要齐全、电梯要安全、违建要拆除、市容要整洁清爽”标准。 二、“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通过持续改善旧住宅区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年计划改造个,年计划改造个,年计划个,年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工作。 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在改造中,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即拆除违建;实施“上改下”,线缆管线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增加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书屋生活娱乐设施、增加消防和监控等安全设施。 继续推行“六个机制”:一是坚持与居民意愿相结合,推行“人民设计师”模式,建立政府统筹组织、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坚持多元投资模式,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政府、社会、居民合理共担的资金筹措机制。三是坚持拆旧更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宜拆则拆、宜留则留,建立存量利用和传承发展的协同机制。四是坚持与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相同步,建立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机制。五是坚持条抓块保,区域负责,建立项目审批高效、工作导则规范、配套政策精准的保障机制。六是坚持改管并重,落实后续管理,健全造血功能,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 三、“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阶段性成效亮点及下步安排 年初以来,市房产局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居民全过程参与。坚持改造意愿、改造需求、改造内容从群众中来。群众全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每个点位组建“居民义务监督小组”,请居民坐在一起,搞“小板凳工程”;根据居民意愿量身定制“需求清单”,给居民“菜单式”的选择;采用“一事一策”“一区一策”,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加强信贷融资支持、发行专项债券等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今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35.8亿元,目前已获得中央补助资金7.71亿元。各地区积极发行地方专项债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其中铁西区已获得1.8亿元,大东区已获得2.85亿元。水电气热管线经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约5.2亿元。 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后,方可进场施工。注重文明施工,施工材料集中有序存放,封闭管理,施工残土、垃圾及时清运。强化质量管理,监理单位实行旁站式监督管理,对工程安全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做好监理记录。探索智能化管控,在重点示范小区安装智能高清监控系统,监控信息集成到电脑端和手机APP,实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监管。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测评。建立“一评双考两公开”监督机制。在园区内设置公示板,公开市区两级监督电话,接受居民监督,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各地区政府作为考核对象,制定督导考核办法,实施日统计、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年考评制度。综合运用第三方考核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各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议。 五是同步落实后续管理。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两邻”基层治理,积极打造“红色物业”服务项目,为群众构筑起邻里守望的“红色堡垒”。老旧小区改造竣工前,先确定好管理单位和服务标准。探索专业物业企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保障型管理、社区管理等不同管理模式,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鼓励国有物业企业提供保障型物业服务,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提供兜底服务。 下一步,市房产局要加快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确保9月末全部完成全市个小区改造任务。同时,要提前谋划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确定具体改造点位,建立改造台账,制定改造方案,做到早规划、早设计、早招标、早开工。 市房产局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从群众最关心的居住问题入手,着力改善住宅区居住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体面、更舒心、更美好。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局长石坚 作新闻发布 沈阳市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城乡建设局作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科学稳妥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一、城市更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认真落实部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的各项工作安排,在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可持续模式以及配套制度政策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位推动。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中规格最高。坚持市级统筹、条抓块保、区为主体,组建市、区两级专班,建立日常调度、督导和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聘请国内知名设计机构编制完成《沈阳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确定总体目标思路;出台《沈阳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明确片区更新策划实施路径;印发《沈阳市城市更新及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制定《沈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协议搬迁办法》,有效破解搬迁补偿阶段难题;印发《沈阳市完整社区试点配套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导各地区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工作;印发《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试行)》《沈阳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设计及审查验收指南(试行)》,妥善解决既有建筑改造、历史保护建筑活化利用面临的消防设计及审批问题。 三是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师作为我市方城、工业博物馆等片区的总建筑师。推行人民设计师制度,设计师走入基层,着眼于百姓的急难愁盼,成为连接百姓与政府的关键纽带。建立常态体检评估制度,我市连续四年被住建部遴选为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试点和样本的城市,通过开展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建立城市更新基础数据库,将城市体检结果作为编制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划定更新片区和建设项目清单的重要依据。 四是聚焦重点任务。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35个核心发展板块,着力打造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兴产业的聚焦点、城市结构的关键点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重点安排“五工程一管理”等多项民生工程。着力增强文化内涵,实施沈阳方城综合保护利用,加强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红梅文创园、春天文化创意产业园、东贸库等一批项目成功更新改造。注重产业激活,重点实施中街、太原街等老字号商圈改造提升工程,中街获评首批11家全国示范步行街、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五是拓展资金渠道。积极推动各地区结合35个核心发展板块策划城市更新片区项目争取银行贷款,目前和平区太原街片区、铁西区工业博物馆核心区、大东区东中街万泉片区、浑南区科技城核心区共计获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68.7亿元专项贷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海绵城市获批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中央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沈阳方城等4个项目获省城市更新6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我们要以治理“城市病”为切入点,以城市振兴发展为愿景,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蝶变,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 一是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以改造老旧小区、各类地下管网和建设完整社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重点,实施社会民生保障行动;以改造老旧厂区、老旧商圈和盘活闲置楼宇、停缓建项目、发展“五型经济”为重点,实施产业振兴行动;以打造文化创新体验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文物和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为重点,实施人文魅力彰显行动;以以水润城、连通水系绿道,以园美城、建设口袋公园、综合公园,以绿荫城、开展国土绿化提升为重点,实施绿化生态优化行动;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实施韧性智慧支撑行动。 二是重点推动典型示范更新片区。实施N个片区+五大行动计划,在全市初步划定55个更新片区,首批选定项目包装较为成熟的太原街、工业博物馆核心区、东中街万泉等15个片区,作为首批典型示范片区重点推动,总占地面积61平方公里,策划项目包共计个,计划总投资约亿元。全年将开放式持续滚动增加,确保划定一片、包装一片、实施一片、提升一片,重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形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环境生态的产城融合空间场景。 三是全面推进“五工程一管理”。今年提质改造老旧小区个及周边背街小巷条;改造燃气、供水、供热等老旧管网公里;对沈辽路、沈新路、开发大道、沈本公路等4条城市出口路、18个保留村屯及7条周边道路实施优化提升;按照“两分离、两优先、两贯通、一增加”的原则,实施41项街路U型空间全要素更新;实施铁路、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工程;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高水平建设座口袋公园,提升改造9座大型综合公园,打造百里花廊,植树万株;创建10个美丽街区、条优秀路段、条良好路段。 四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建设区域流域海绵韧性体系、建设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全面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打造高质量海绵社区的工作思路,系统实施9大类个项目,通过积水点改造、老旧管线修复、排水防涝系统完善工程等项目落实城市内涝治理目标;在新建小区、公园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街路更新、调蓄设施建设等项目充分开展雨水资源化利用;通过雨污混接摘除工程、新建雨水管线工程等项目解决雨季溢流污染问题,构建城市韧性排水防涝体系,致力打造北方特大平原城市的海绵建设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以人民至上为根本,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促进功能升级和布局优化,着力打造更富时代感、极具吸引力的幸福生活场景,用绣花精神塑造北方国际大都市的“高颜值”,让城市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副局长关正君 作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微处下“绣花”功夫、细小处做“绣花”文章,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让沈阳的环境卫生持续向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秩序逐步规范、城市品质日益提高,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巩固提升中积极发挥“排头兵”“主力军”作用。 一、过去十年沈阳城市管理执法事业成就 (一)优化“一网通管”,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十年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沈阳建设应用。去年,我市初步建成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平台,对全域.86万个城市基础设施和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时动态管理;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开通18个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精管、智管、共管”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网通管”沈阳模式已作为全国示范,被住建部进行全国推广。 (二)优化环卫体制,环境卫生持续向好。十年来,通过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现环卫事业转型发展,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从49.5%增加到92.83%,城市洁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持续推进公厕革命,十年来,新建改造公厕座、拆除旱厕座、开放内厕1座,补齐了民生短板。年百年一遇特大暴雪灾害中,沈阳环卫铁军创造了“沈阳速度”和“沈阳温度”,被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央媒集体“点赞”。 (三)强化城市运行保障,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十年来,沈阳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新建与改造并举,进一步加大城市设施维养力度。特别是在道路维护上,坚持预养护和修破损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维护水平。年,我市城区市政道路维护更新率为7.7%,较往年平均年维护率2.62%提升近3倍。 (四)推进绿化亮化建设,城市品质日益提高。十年来,沈阳努力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目前达到40.68%,建成区绿地率38.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5平方米,尤其是年新建座口袋公园,开启了公园城市新局面。加快推进璀璨沈阳建设,围绕“金廊”“银带”黄金轴线及重点景观地带,实施城市夜景提档升级,建成处景观照明设施,形成了“两轴策动、乡区呼应、多点组团”的景观照明总体架构。 (五)推行垃圾分类,推动低碳绿色生活。年,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大体系已基本完备,全市个小区全部配齐了四类投放设施,可回收物智能投放设施余处;公共机构、中小学和公立幼儿园、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76个大城市中排在第10位。 (六)提升执法效能,城市秩序逐步规范。十年来,沈阳深入践行执法为民理念,以人民的视角推进执法工作,深化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和“强转树”专项行动,努力锻造“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城管执法队伍,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规范执法、推行温情执法,城市市容环境面貌持续向好。 二、未来五年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事业发展重点 (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级。未来五年,沈阳城管将深入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管理理念,立足“东北第一、全国一流”定位,在管理理念、模式、手段上实现新突破,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绣出城市环境高颜值,让沈阳更聪明、更智慧、更有活力。 (二)塑造诗意栖居的公园城市。围绕《公园城市开新局启动期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以园美城、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的要求,开展增绿、建园、连道、造景、植文、共建、精管等七项行动。未来几年,沈阳计划增绿30平方公里、植树万株、建设口袋公园0座、策划5个超级生态廊道公园,新建综合公园10座、社区公园40座,打造万里慢道、千里水岸、百里花廊,逐步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凝眸是景、诗意栖居”的公园城市美好愿景。 (三)建设更多背街小巷网红打卡地。启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背街小巷进行一轮全覆盖微更新,努力实现背街小巷整洁靓丽、畅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底蕴,同时打造部分精品文化街区。 (四)全力打造东北最干净城市。对标国内一流干净城市,跨能级提升街路环境洁净度和清爽度,增加扫保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增加道路扫保频次和时间,实现道路U型断面立体化全覆盖保洁,实施背街小巷和人行道机扫全覆盖。 (五)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努力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目标要求。计划到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同时,持续加强厨余垃圾收运能力,建设与处理能力相适应的收运体系。 (六)推动城管执法让群众更满意。以人民的视角推进执法工作,推行温情执法,聚焦群众新期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以城管执法人的辛苦指数提高城市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阶段性成效及下步工作安排 年初以来,城管执法系统按照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坚持专班推进,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岗到人。扎实推进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行动、背街小巷微更新和三四环、铁路沿线及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截至目前,结合北方城市地域特点和季节规律,组织开展春季洗城、迎“五一”集中拉练、全城摆鲜花致敬最美劳动者、城乡环境卫生秩序“百日攻坚”、城管执法让群众更满意等专项行动,营造“生机勃勃、活力盎然、万物复苏”的城市管理生动场景。 洁化方面。打造50条保洁特级路段、50条样板街巷路、20个“干净整洁”试点路段。推进垃圾分类重点任务,建成分类示范小区个。序化方面。开展市政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预养护行动,采取“三维探地雷达法”排查并处置安全隐患处。开展市容“十乱”问题整治,清理占道经营3万多处,处理“十乱”问题1.2万个。绿化方面。座口袋公园已进场施工座、完成建设座,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同时,组织植树万株,建设百里花廊,栽摆花卉万株。亮化美化文化方面,开展“迎春纳福中国红、万盏红灯映沈城”为主题的节日氛围营造工作,编制《沈阳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确定了“一廊一带、三环四脉七川、两心十核百点”灯光布局。背街小巷微更新和三四环、铁路沿线及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方面。条背街小巷微更新已开工条,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三四环、铁路沿线及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累计排查整改“拆清改”问题1余个,实施增绿公顷,11个公园化改造及城市出口路示范段项目,已进场施工7个。 下半年,城管执法系统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赛道专项考核,夯实路长制管理模式,加快“十百千”创建。聚焦重点背街小巷,强化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融入美化、文化元素,提升环境品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每月对各地区“晒成绩,赛贡献”,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如期完成口袋公园建设、背街小巷微更新等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干净舒适的城市环境。 抚今追昔,市城管执法系统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沈阳城市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展望未来,我们将自觉融入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全力以赴为人民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在奋力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能否介绍一下,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特点和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赵辉: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前各地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沈阳做为第一批更新试点城市,更新规划既要体现沈阳特色,突出创新性,又力求形成示范,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积累经验。总的来看,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有机更新”,明确了以“留”为主的小微更新、以“改”为主的综合改造、以“建”为主的拆旧建新三类更新实施方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闭环管理,突出“有序更新”,建立了体检评估、多元协商、规划设计、项目包装、行动实施、良性运营的六步走方略。三是坚持数字赋能,信息驱动,突出“智慧更新”,以沈阳方城等典型地区为示范,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四是坚持低碳高效,安全韧性,突出“绿色更新”,倡导“微循环”发展模式,将低碳策略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部署。 我市实施城市更新主要采取什么方式?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局长石坚:住建部于去年发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我市将扎实落实城市更新片区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拆建比不大于2的工作要求,以留为主,采用“绣花功夫”,从小处着手,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推动渐进式微改造更新。主要从“五工程一管理”入手,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更新,增加口袋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有序更新标准化、智慧化、特色化城市家具。贯彻“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理念,推动城市街路更新,充分保障各交通参与者路权,提升交通出行文明水平。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家门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口袋公园建设是近年来城市绿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据了解,今年沈阳市还将建设座口袋公园,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好做法?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关正君:年全市共建成口袋公园座,涌现出了劝工、时代、大西边门等一批受到百姓高度认可的精品公园。应该说为打造沈水之阳三千园开了个好头。按照《沈阳市公园城市开新局启动期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今、明两年,还要再各建设座口袋公园,实现千园滨水、千园绕城、千园融城。目前,今年的座口袋公园已经进场座,其中完成了座,其余口袋公园预计8月底全部完成。 今年口袋公园建设主要有2个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年初我们就发动街道、社区还有媒体,对广大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口袋公园建在哪里?具备哪些功能和设施?都充分征求和吸纳周边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再就是坚持高标准设计。我们建立了“专业评审、大师点评、竞赛评比”机制,邀请同济大学、北林地景、华东设计院、荷兰尼克设计等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参与口袋公园的方案设计。还联合驻深办邀请广州“设计联”设计大师开展线上方案点评活动。通过严把口袋公园设计关,今年的口袋公园已经初见成效,其中:故宫西口袋公园、地坛园体现“园路一体”理念;童趣园、星梦园体现儿童游乐主题;悦情园、青碳园体现青年文化元素;奉海园、忆安园体现沈阳历史文化,乐颂园、上园口袋公园体现“两邻”理念……我们正在以口袋公园为引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逐步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凝眸是景、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7月5日,辽宁省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沈阳召开,对我市口袋公园建设给予高度认可,小小“口袋公园”已成为沈阳的一张亮丽名片。请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是怎样结合开展的?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中沈阳市采用了哪些具体举措? 沈阳市房产局局长崔雪东:“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是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推动沈阳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今年我市计划改造的个老旧小区,这对于我们来讲,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今年的改造工作无论是在时限、数量、组织上都是新的挑战。按照9月底整体改造工程完工的要求,结合“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我局积极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热情,早谋划、先推进、快行动,确保我市老旧小区小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科学组织实施,早设计、早招标、早施工。二是管线先行,水电气热等管线单位积极配合4月中旬已陆续开工,5月底完成地下管线改造工作。三是详细制定工序,合理组织交叉作业,统筹推进各项改造工程实施。四是倒排工期,以周为单位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五是成立改造专班,落实局领导包保,及时督办落实。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个,已全部进场,进场率%,截至7月27日,已完工个(和平37个、沈河9个、铁西19个、皇姑区1个、大东35个、沈北3个、苏家屯2个、),完工率达到23%,预计8月中旬可完成个,完工率达到30%,8月底可完成个,完成率达到32%,整体工程9月底前完工。 为做好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主管市长任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统筹协调。市房产局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协同发力,各区政府全力推进。 其次,夯实“人民设计师”机制。各区政府已选聘了名“人民设计师”,每个老旧小区改造前在充分听取居民建议的基础上,“人民设计师”对设计方案修改完善,统筹居民建议、专业设计、国家标准等方面意见和要求,确保设计方案既尊重居民意见又符合设计标准。 第三,落实精细化管理。一是制定了《工作导则》,规范各项工程实施标准。二是逐个点位建立了施工组织管理台账,对整个改造工程实行闭环管理。三是选聘了第三方管理单位,全过程监督指导,为工程质量再设一道“防线”。四是探索智能化管控,重点示范小区安装智能高清监控系统,监控信息集成到电脑端和手机APP,实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打造文化特色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在完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把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脉络结合起来,如,大东区万寿小区以“两邻”文化为改造特色;和平区西塔小区以朝鲜族文化为改造特色。 最后,探索后续管理新办法。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引进品牌物业,打包管理老旧小区等模式,有效解决改造后小区管理瓶颈问题。如铁西区引进了龙湖物业服务企业,对改造后老旧小区全部实行统一管理,使居民“花最少的钱,享受高标准服务”。 来源:沈阳发布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4395.html |